- · 《食品工业科技》刊物宗[10/06]
- · 《食品工业科技》征稿要[10/06]
- · 《食品工业科技》投稿方[10/06]
- · 《食品工业科技》数据库[10/06]
- · 《食品工业科技》栏目设[10/06]
海克斯科技,带来了现代食品工业的"讣告"?(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比如可以要求外卖、小吃以及饭店里的食品同样参照包装食品给出配料表以及添加剂成分,保证消费者在知情的情况下自由选择。 就像有些人说的,能够
比如可以要求外卖、小吃以及饭店里的食品同样参照包装食品给出配料表以及添加剂成分,保证消费者在知情的情况下自由选择。
就像有些人说的,能够玩转“海克斯科技”,就可以掌握流量密码。
在增量见顶的今天,互联网终于开始发挥自身的威力,真相和谣言同样变得无孔不入、无所不在,没有谁能抵挡得住互联网的恐怖传播能力,行业将会变得越来越透明,企业要学会的是坦诚,而消费者也需要学会理性思考以及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
长期来看,建立更严格的食品监管制度将是大势所趋。
如果过滤掉群体所宣泄的无用情绪,规避掉群体的非理性支配,如何从多维度看待该事件所造成的正反面影响,更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该事件意义所在。
一勺三花淡奶入锅,自来水立刻变成白色羊汤;碎肉和边角料一压,牛排瞬间成形;明胶片和植脂末加糖浆一泡,纯正的燕窝直接出炉......一个小长假的事件,“海克斯科技”话题在短视频平台直接爆火。
客观来看,海克斯科技爆火是有前兆的。过去几年,奶粉行业三聚氰胺事件、白酒塑化剂事件等不少恶性新闻的曝光,不断降低消费者对食品加工业的信任感。
文:向善财经
《乌合之众》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曾指出,当所有人的感情和思维转向一个方向,必然会形成非理性的集体无意识心理,进一步表现出最极端、最易变的行为。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消费者的这种不信任感就像一座亟待爆发的火山,而海克斯科技事件只不过是这座火山爆发的一个导火索而已。最终,这种不信任如同岩浆一般喷发,毁灭途径的一切。
高端白酒领域是一个典型案例。比如茅台和舍得的白酒单瓶售价可以相差超过800元(飞天茅台的“建议零售价”为1499元,而品味舍得的建议零售价为668)。其实两者的原料和成本相差无几,单瓶成本都不到100元,有媒体测算成本相差只有40元。
一切终需回归生意本质,包括消费者焦虑
令“海克斯科技”红遍网络的,离不开两名短视频博主的推动,刘怂和辛吉飞,或许这两位起初也并没有料想到该事件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作为深加工乳制品,奶粉能否远离这场风波的原因在于,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不断提高奶粉行业监管要求,先是推出奶粉配方注册制,如今又迎来了奶粉新国标+奶粉配方二次注册,国家对奶粉行业的严格程度堪比药品,标准也远超国外奶粉标准,让消费者能够完全放心。
消费者真正焦虑和恐惧的是,是那些没有标识添加剂又确实存在大量添加剂的食品。比如合成的鸡排、牛肉干等食品,来源大都是外卖、路边小吃、苍蝇馆子。
想要缓解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焦虑,单单宣扬海克斯科技没有意义,那么该如何做呢?
对于消费者来说,亲妈在食品安全上苦口婆心20年的劝诫没起作用,结果被“科技与狠活”吓得都已经焦虑了,看见啥都不敢吃了。
这个词语出自游戏《英雄联盟》,特指魔法和科技融合的高精尖技术,但在短视频博主口中,它成为了利用食品添加剂“化腐朽为神奇”的恐怖存在。
而对于超市货架上的包装食品,都会在外包装上写明配料成分,其中就包含添加剂使用情况,属于明确标识的情况,如果有添加剂一般都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属于有标识有添加的情况。
很快,一场关于“海克斯科技”的大讨论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有人认为博主们在暗示所有食品添加剂不安全、不健康,制造焦虑和恐慌。也有人认为博主揭露了无良商家欺骗消费者的行径,应该予以支持。那么这场闹剧究竟该如何收场?
文章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网址: http://www.spgykjzz.cn/zonghexinwen/2022/1017/926.html